Greenplum数据库初始化步骤包括主机名修改、环境配置、SSH密钥交换以及使用gpinitsystem工具进行初始化等关键步骤。
主机名为默认主机名localhost时,执行5会报错,本例中我们将主机名修改为master。具体主机名称以实际规划为准。
- 可选:如果是通过镜像站RPM包安装Greenplum,需要做如下步骤,防止初始化数据库报错。
- 配置本地Yum源。请参见《Greenplum 移植指南》的配置Yum源。
- 安装依赖包。
- 加载动态库。
|
echo /usr/local/lib >/etc/ld.so.conf
ldconfig
|
- 修改主机名为master。
|
hostname master
echo master > /etc/hostname
|
退出SSH终端。
logout
重新登录SSH终端后,使修改主机名生效。
- 将主机名的map添加到本地计算机的“/etc/hosts”。具体IP地址和主机名以实际情况为准,本例中,IP地址为192.168.202.206,主机名为master。
|
echo 192.168.202.206 master >>/etc/hosts
|
- 切换至gpadmin用户。
- 配置集群节点间互信。
交换集群中所有机器的SSH密钥,本例是单机,只有一台。其中master为主机名,以实际情况为准。

- 退出gpadmin用户,返回到root用户。
- 创建集群主机配置文件。
创建集群主机配置文件hostfile,包括集群所有主机名,本例是单机,只有一台。其中master为主机名,以实际情况为准。
echo master >> /data/gpdb/hostfile
- 切换至gpadmin用户。
- 创建初始化配置文件“init.config”。
- 打开文件。
|
vim /home/gpadmin/init.config
|
- 按“i”进入编辑模式,添加如下内容。
ARRAY_NAME="Greenplum Cluster"
SEG_PREFIX=gpseg #segment数据库前缀名
PORT_BASE=40000 #segment数据库起始端口号
declare -a DATA_DIRECTORY=(/data/gpdb/segdata /data/gpdb/segdata)
#segments数据目录,有几个DATA_DIRECTORY, 每个节点上便会启动几个segment,本例为2个segment
MASTER_HOSTNAME=master #master主机名
MASTER_DIRECTORY=/data/gpdb/master #master数据目录
MASTER_PORT=5432 #master端口号,也是对外业务端口号
TRUSTED_SHELL=ssh
CHECK_POINT_SEGMENTS=8
ENCODING=UNICODE
DATABASE_NAME=gpdb
MACHINE_LIST_FILE=/data/gpdb/hostfile #集群配置文件,hostfile对应7中创建的文件名
- 按“Esc”键,输入:wq!,按“Enter”保存并退出编辑。
- 执行初始化命令。
|
gpinitsystem -c /home/gpadmin/init.config -a
|
init.config为9创建的文件名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