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要求,需要初始化VD(Virtual Drive),使其可以被操作系统使用,且使具有冗余功能的VD中各成员盘的数据关系满足相应的RAID级别要求。SP686C RAID提供了多种相应的初始化方式:
- 快速初始化:Firmware只要把VD的前后部分空间进行全写0操作,然后切换为后台初始化。
- 前台初始化:Firmware需要把整个VD都初始化为0,才会结束初始化过程。整个过程中,VD的状态始终为“Formatting”。
- 后台初始化:初始化过程在后台进行,目的是使具有冗余功能的VD中各成员盘的数据关系满足相应的RAID级别要求。
- 对于RAID 1/RAID 10:如果主盘和从盘(各成员盘)之间的数据不一致,后台初始化时会把主盘数据拷贝至从盘,覆盖从盘原有数据。
- 对于RAID 5/RAID 6/RAID 50/RAID 60:后台初始化时会读取各个成员盘中的数据并做奇偶运算,如果运算结果和校验盘中的数据不一致,则用新生成的数据覆盖校验盘中原数据。
- 一致性校验和后台初始化通常会对前台I/O性能造成一定损失,直至该操作完成。
- 一致性校验和后台初始化均执行纠正奇偶校验错误的相似功能。但是,一致性校验会记录不一致数据区域,且可以进行修复,而后台初始化则不能。
- 前台初始化完成之前不会上报盘符给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