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BMC模组支持多路复位,芯片分3个复位域:上电复位域PORN、HOST复位域ESPI_RSTN及BMC复位域RSTN,支持管脚控制上电复位、芯片热复位、BMC域复位、HOST域复位和两路PCIE复位。模组支持1路状态指示CHIP_ACTIVE。
位置  | 
管脚网络名  | 
方向  | 
设计概述  | 
不使用处理方式  | 
|---|---|---|---|---|
R25  | 
PORN  | 
I  | 
芯片上电复位输入,复位全芯片所有的逻辑,低电平有效。  | 
必须使用  | 
R26  | 
RSTN  | 
I  | 
BMC域复位输入,复位BMC域的逻辑及寄存器,低电平有效。  | 
必须使用  | 
P28  | 
LPCS_RST_IN_N  | 
I  | 
即ESPI_RSTN,HOST复位,低电平有效。  | 
必须使用  | 
F4  | 
BMC_UNSE_RST0_N  | 
O  | 
芯片BMC非安全域复位输出信号,低电平有效。  | 
必须使用  | 
P25  | 
PCIE0_RSTN_INT  | 
I  | 
PCIE0接口复位输入,低电平有效。  | 
输入下拉(1-10K)  | 
P26  | 
PCIE1_RSTN_INT  | 
I  | 
PCIE1接口复位输入,低电平有效。  | 
输入下拉(1-10K)  | 
F5  | 
CHIP_ACTIVE  | 
O  | 
芯片状态指示,系统正常运行时输出方波(默认1Hz),watchdog出现挂死则输出高电平。  | 
必须使用  | 
系统上电复位需所有复位控制管脚配合完成,时序如图1所示:
系统上电复位步骤如下:
- 系统电源稳定后,拉低PORN、RSTN、ESPI_RST N、PCIE0_RSTN_INT、PCIE1_RSTN_INT并保持超过5us。
 - 芯片收到管脚复位后经过滤毛刺、同步等模块后把芯片内所有复位信号拉低。
 - 系统先置RSTN无效,1us再置PORN无效,并保持ESPI_RSTN、PCIE0_RSTN_INT、PCIE1_RSTN_INT处于复位状态。
 - PORN无效后芯片BMC_UNSE_RST0_N输出为0并保持200ms后再将BMC_UNSE_RST0_N置为无效。
 - PORN释放250ms后释放ESPI_RSTN、PCIE0_RSTN_INT、PCIE1_RSTN_INT复位。
 - 步芯片收到ESPI_RSTN、PCIE0_RSTN_INT、PCIE1_RSTN_INT信号无效后释放内部信号,整个上电复位过程结束。
 - PORN仅用于上电复位控制,不允许单独使用控制整芯片热复位。
 - 管脚复位有效时间不短于5us。
 - 请注意PORN和BMC_UNSE_RST0_N的有效时间长短,可能会出现内部复位解除,外部受BMC_UNSE_RST0_N控制的器件仍处于复位状态。
 
 
芯片热复位是需系统保证和周边器件复位同步,否则将引起系统异常,时序如图2所示。
内部触发整芯片复位,触发内部复位有效,同时输出BMC_UNSE_RST0_N有效并保持200ms,系统可以利用该信号对周边器件进行复位(比如EMMC和PHY)。系统配置相关寄存器后,经过约576个参考时钟周期(23040ns)释放启动核复位,软件配置释放非启动核复位,整个复位过程结束。
 BMC_UNSE_RST0_N有效时间需要根据外部器件的要求进行合理的配置。
系统通过RSTN触发BMC域复位,复位流程如图3所示。
BMC域单独复位步骤如下:
- 系统拉低RSTN超过5us,触发BMC域复位流程。
 - BMC_UNSE_RST0_N保持时间默认为200ms。
 - 硬件置BMC_UNSE_RST0_N为1,等待256个参考时钟周期,之后等待RSTN无效后256个参考时钟周期,硬件置启动核复位无效。
 - 软件配置释放其他核的复位,复位流程结束。
 - 系统需使用BMC_UNSE_RST0_N复位周边相关器件保证系统工作正常。
 - RSTN复位有效时间不得小于5us。
 - BMC_UNSE_RST0_N的有效时间需要适配外部器件。
 
 
ESPI_RSTN拉低超过5us则可触发HOST域复位,其复位流程如图4所示。
管脚触发HOST域单独复位步骤如下:
- ESPI_RSTN拉低可触发host域复位,并保持超过5us。
 - Hi1711检测到ESPI_RSTN下降沿经过内部处理后,拉低host_rst_n。
 - Host_rst_n至少保持256个参考时钟周期等待ESPI_RSTN无效释放Host_rst_n,复位流程结束。
 PCIE0_RSTN_INT有效时间不得短于5us。
 
PCIE0相关模块除了strap管脚ESPI_rst_pcie为1时受ESPI_RSTN管脚控制外,还支持管脚(PCIE0_RSTN_INT)控制复位及软件寄存器触发复位,单独复位时需系统保证和对接PCIE设备同步复位,其复位时序图如图5所示,PCIE1同PCIE0。
PCIE单独复位步骤如下:
- 管脚PCIE0_RSTN_INT由1变成0触发pcie0相关模块复位流程,并保持超过5us。
 - Hi1711检测到PCIE0_RSTN_INT信号下降沿,经过内部处理后,拉低pcie0_rst_n。
 - Pcie0_rst_n至少保持256个参考时钟周期,管脚PCIE0_RSTN_INT复位释放后释放pcie0_rst_n,复位流程结束。
 PCIE0_RSTN_INT有效时间不得短于5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