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基座openEuler高校行——中国科学院大学圆满落幕
高校教育
发表于 2021/11/04
高校教育
发表于 2021/11/04
2021年10月23日,“DevRun”智能基座openEuler高校行-中国科学院大学专场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华为计算产品线产品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创新创业联合会、openEuler社区协办。本次会议促成了多名行业专家与高等学府学子之间的技术传递,分享了openEuler社区的发展现状,讲解了openEuler系统的前世今生,并邀请了优秀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技术路程,启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会议首先由华为高级工程师、openEuler社区布道师张旭舟先生致辞,他在发言中总结了openEuler高校行在今年取得的成绩。并且介绍了openEuler&操作系统推出的融合课程,基于“智能基座 产教融合”openEuler&操作系统的融合课程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的培养改革。采用线下进校园、线上直播、慕课、开源实习等方式让更多有志于此的同学可以参与到openEuler的技术开发中来,共享企业的技术成果,强化自身的技术实力。
随后,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张浩文同学作为产教融合中优秀学生代表上台分享了《大数据技术赋能开源社区运营的实践探索》,他以开源社区运营为例,例举了开源社区在社区运营、社区开发、活动运营中会碰到的诸多问题,从技术层面分析如何利用大数据解决这些问题,更好的为开发者和社区服务。
麒麟软件高级研发工程师杜奕威上台讲述了他的openEuler成长之路。他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开源社区的定义,在随后的发言中用详细的案例讲述了他个人是如何从签署企业CLA开始、提交第一条PR和软件包,直到完成从一个参与者到分享者的身份转变的过程。他的个人经历为在场的学生提供了一条参与到企业技术更迭、实现自身价值增长的参考路径,引发了同学们极大的参与热情。
在随后的动手实践环节,来自华为的汪少博老师带领现场的同学们一起完成了“openEuler kernel开发实践-基础篇”。在全场同学的参与下,汪少博老师用详细的教学步骤点燃了同学们对于系统技术的学习兴趣。
本次智能基座openEuler高校行走进中国科学院大学,分享了行业尖端技术,启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为将来繁荣科研技术生态、培育更多的科研人才做好了铺垫。
创新研发,人才先行。智能基座openEuler高校行,是华为推进基础软件产学研用全面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教育储备,“智能基座openEuler高校行”正架起先进行业技术成果分享进校园的桥梁,为科技创新打好人才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